防治南美白对虾急性肝胰腺坏死综合症保肝护肝是关键

发表时间:2017/12/25 00:00:00  浏览次数:2181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近期,各地养殖的南美白对虾经常发生突出性死亡现象,病情发生突然,无前期征兆,死亡率极高,部分塘口出现全池死亡现象,给养殖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南美白对虾这种突出性死亡主要是发生了急性肝胰腺坏死综合症(AHPNS),该病是近年来影响对虾养殖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早期该病主要发生于对虾苗期,统称为早期死亡综合症(Early mortality syndrome,EMS)。该病的肝胰腺坏死症状与对虾其它早期死亡现症状存在明显不同,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亚太地区水产养殖联盟(NACA)将之命名为急性肝胰腺坏死综合症(AHPNS)。

这种病主要是因为感染了一种具有毒性基因PirA和PirB的弧菌,以副溶血弧菌多见,也见有哈维氏弧菌以及其他少数种类的弧菌。该病是国内外近两年来南美白对虾的一种多发病。凡纳滨对虾发生AHPNS后体色发白,虾壳变软,活力减弱,行动迟缓;肝胰腺颜色暗淡苍白或糜烂发红,部分对虾的肝胰腺明显萎缩或者异常肥大,发生坏死,空肠空胃。苗种投放10d就可发病死亡, 濒死虾很少出现在池边或水面,引起突出性死亡,病虾往往第一天吃料看不出异常,第二天就可能发病死亡,病情发生十分突然。凡纳滨对虾发生AHPNS后肝胰腺组织储存脂肪的细胞囊泡数量明显降低,细胞分泌活动减少,分泌细胞退化,肝胰腺中央区域的分泌细胞、纤维细胞和吸收细胞排列紊乱,并向外侧蔓延,出现坏死现象,导致对虾出现急性死亡。

虽然说弧菌是该病发生的直接原因,但长期超量的投喂、异常的水质环境是诱发该病发生的间接原因。由于长期大量投喂,对虾的肝胰腺长期处于高负载工作状态,不能满足如此大量的饵料消化的任务,到了一定的时候便会感染病菌发生病情。早期发病的病原来源与苗种携带有关。

防治急性肝胰腺坏死综合症从一开始就需要保护对虾肝胰腺。

需做到以下几点:

一、加强营养——为保肝护肝提供内在的物质基础

对虾保肝,应该从虾苗就开始做起。投苗第二天开始连续投喂虾片或者海洋红酵母等营养价值较高的开口料,可保障虾的营养需求,有利于肝脏健康发育,为正常渡过转肝期打下良好营养物质基础。有了充足全面的营养,对虾机体才可以合成肝脏发育所需要的物质。很多时候,营养的吸收是有相互促进作用的,比如部分维生素有利于矿物质元素的吸收,所以营养必须全面。

二、转肝期——顺利转肝是养殖成功的关键

对虾的转肝期通常指由摄食天然饵料变成摄食人工饲料的过程,因食性改变,肝脏负担加剧,而此时肝脏同时又在快速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内服保肝有较好的效果,但开料后对虾摄食量依然很小,若单通过内服保肝药物促进转肝效果一般不太显著。本人建议在对虾开料前后1-2天(第一造虾通常为20-25天左右,第二造虾为18-20天左右),在加强改良池塘环境的前提下,适当外泼刺激性小、容易被对虾吸收的保肝药物最好,对促进转肝效果最明显,此阶段肝脏标志变化为形成明显的白色包膜,脏脏功能逐渐趋于完善。

三、定期保肝——防止反复,健康肝脏需长期养护

对虾转肝后摄食量增加,肝脏虽然已经适应人工配合饲料,但因其承担了消化、解毒、调节免疫等诸多重任,负担依然很大,常易出现肝红、厌食等不良症状,建议每隔10天(从转肝期至卖虾)投喂一些保肝产品,以预防肝脏发生反复性病变等问题,维护肝脏正常的生理功能,加强消化吸收和解毒能力。

另外实践证明,健康的肝脏通常不容易产生“白便”,因此预防对虾“白便”应该从养护肝脏开始。

四、严格控料——减轻肝脏负担,有利于肝脏的维护与稳定

很多养殖户朋友在养殖过程中,有点急于求成,时常出现投料过多的情况,投料过多,大大加重了对虾肝脏的负担,且对池塘水质、底质形成污染,对虾容易应激,甚至发病。这就是为什么偷死的虾塘经常先死的都是大虾的原因。所以,严格控料,可以有效减轻对虾肝脏负担,对维护肝脏尤其重要。

五、环境改良——为肝脏的发育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基础

对虾的生长对环境的要求相对鱼来说是很高的,甚至近乎苛刻,肝脏尤其如此。很多环境的变化,经常首先表现在虾须、虾尾部,以及肝脏上。良好的环境,是对虾肝脏顺利快速发育生长,成功转肝的外在重要条件。所以要定期进行水质、底质环境改良,使虾塘一直处于良性的物质循环中,形成动态稳定的生态系统。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 未登录,点击登录
地址: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  电话:400-689-2213